徕卡——光影世家,凝固百年情怀
导语:
一百多年以来,徕卡相机凭借精湛的光学镜片技术及至臻的机械工艺,在摄影界享有殿堂级的盛誉,其经典的“红点”作为极具独特性的标识,为那些致力于创作和铭刻时代的摄影师提供无限的创作灵感。徕卡相机在机械工艺上的创新不缀,是每一个摄影爱好者对光影技术的渴望所在。源自德国的严谨精良做工,使徕卡在光影历史间经久不衰,为极致摄影领域谱写奢美典范。
在流逝如斯的人类历史长河中,定格精彩一瞬并将其珍藏流传,是人类心底永存的希冀。据悉,最早被记录的影像是于1825年法国人尼埃普斯以感光的方式,复制的一幅17世纪的荷兰版画——《牵马人》。直至1839年,第一台照相机才最终诞生,延续至今已经历177年岁月洗礼。徕卡相机作为至臻品质的典范象征,见证了人类摄影史的辉煌发展,并于整个光影史诗中留下了最为流光潋滟的一笔。
一代经典的荣耀诞生
1911年,时任徕卡显微镜设计开发主管的奥斯卡·巴纳克(Oscar Barnack)凭借自己的专业所长,研发出一种可悬挂于脖子上的轻便相机,使轻松出行成为可能。他这一天马行空、不拘缰绳的想法得到老板恩斯特·徕茨(Ernst Leitzu)的倾力支持。奥斯卡·巴纳克将这一项目命名为“徕卡”(Leica)。德语“Leica”是由LeiItz与Camera两个单词的前缀合并而成,意为“Leitz公司的相机”。1913年-1914年,短短两年内,第一台徕卡相机诞生,取名Ur-Leica。“Ur-”译为“远古”或“事物之初”,由于在德语中,照相机是一个阴性词,因此“Ur-Leica”可以直译为“所有徕卡之母”(The Mother of All Leicas)。通常大家将其意译为“史前徕卡”。大体积的箱式照相机是当时的主流,笨重难以随身携带等问题,始终阻碍着相机普及与发展。而便携且专业的徕卡相机雏形现世,革新了整个摄影界的视角,为“时光”一词倾注了更为具象化的塑造与诠释。
时至今日,徕卡相机作为拥有百年历史的光影世家,传承精湛相机制作工艺,并始终秉持不断创新的设计理念,致力于打造出令人倾慕的摄影世界。徕卡相机所蕴含的历史和文化底蕴,融合时代独具的创新理念,而这两种相互包容且意蕴纷呈的元素融为一体,用无可比拟的品质铭刻于每个光影创造者的内心。
巨匠精神,百年传承
“镜头决定一切,精湛工艺的具体实践”。在那个信息科技尚未普及的时代,徕卡技术人员需花费大约一个星期时间,甄选最为符合设计要求的镜片结构,例如是选择左右对称的高斯结构亦或是三片式的柯克结构,而这仅仅是一台徕卡相机制作的开始。徕卡作为第一个将电脑运用到解决复杂光学问题的制造商,展现了卓尔不群的设计理念以及精粹工艺的独特视角,使得镜头的层次、饱满度得到进一步提升。从早期的螺旋式镜头,乃至现今的M系列与R系列镜头,徕卡始终追求完美。秉持对技艺近乎苟求的要求,徕卡在镜头质量上不辍地创新,展现出对百年品牌的传承和摄影品质的追求。正因如此,徕卡并不仅仅是一个相机品牌,它根植于德国文化之中。他所散发的魅力与灵性背后,是一代代徕卡人以不渝的热诚及璀璨的智慧,凝聚出的信仰与情怀。
历史见证者的不朽情怀
历史可载于史册,亦可载于光影。一个世纪以来,数码时代日新月异,徕卡以经典永恒的姿态宣告世人:什么是不朽情怀。徕卡当仁不让是诸多摄影师手中的摄影器械,更是如长者般睿智的历史见证者,记录了人类发展史上众多永恒瞬间。1945年,著名的《胜利之吻》是徕卡相机记录下的传世画面。1960年,阿尔伯托·柯达在一次追悼会上用徕卡M2记录了切·格瓦拉的影像,光影刻画出古巴英雄坚毅的线条,被誉为“世上知名、最有魄力的照片”。1972年,徕卡相机拍摄下越战中《战火中的女孩》,震撼了每一个和平主义者的心灵……
时光变迁,轻摄影的大时代翩然而至。徕卡相机始终站在摄影领域最前沿,不趋时利,继承胶片时期锐利兼具细腻深邃的明暗细节之外,更为专注于其独特的品牌创新,追求具象化影像的最大可能性,为自然的色彩幻化以灵魂,使整体的构图弥漫着庄严的仪式感。正因如此,徕卡,是一种品质,是一种情怀,更是一种生活方式。而每一位徕卡相机的拥有者,都将其独一无二的潜在个性与百年徕卡的光影情怀相融,赋予了生命中每帧经典瞬间一个熠熠闪光的灵魂。